| 
                 2007年1月,由武书连领衔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发表了2007年度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及入选标准。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出的2007中国一流大学的标准是:“在中国大学评价中,获得工学前6名、理学、医学、管理学、文学前3名、农学、经济学、法学前2名、历史学、教育学、哲学第1名的研究型大学;或者是研究1型大学” .此标准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研究1型大学为中国一流大学。按照以上标准,2007年中国有16所大学入选中国一流大学,其中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以研究1型首次进入中国一流大学。各学科门类的变化是:复旦大学的医学从第三名上升到第二名,上海交通大学的医学从第四名上升到第三名。在11个学科门类中,北京大学获得理学、医学、文学、法学、哲学五个第一名。北京大学的经济学、历史学也具备获得第一名的师资力量。 
  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共16所) 
| 校 名 | 
入选根据 | 
校 名 | 
入选根据 |  
| 清华大学 | 
研究1型、工学第1名、管理学第2名 | 
北京大学 | 
研究1型、理学第1名、医学第1名、哲学第1名、文学第1名、法学第1名、经济学第2名 |  
| 浙江大学 | 
研究1型、工学第3名、管理学第3名 |  
| 南京大学 | 
研究1型、理学第2名、文学第2名 |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研究1型、理学第3名 | 
上海交通大学 | 
研究1型、工学第2名、医学第3名 |  
| 复旦大学 | 
研究1型、医学第2名、文学第3名 | 
天津大学 | 
研究1型、工学第5名 |  
| 西安交通大学 | 
管理学第1名 | 
中山大学 | 
研究1型 |  
| 中国人民大学 | 
经济学第1名、法学第2名 | 
南开大学 | 
研究1型 |  
| 北京师范大学 | 
教育学第1名、历史学第1名 | 
中国农业大学 | 
农学第1名 |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工学第4名 | 
华中科技大学 | 
工学第6名 |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认为:中国一流大学是中国的顶尖大学,代表中国大学各学科门类最高学术水平。对于应届高中毕业生来说,平时学习成绩优异,希望进入国内最好的大学接受最好的专业教育,将来成为中国社会的精英,可报考中国一流大学最好的专业。 
  中国一流大学的地域分布: 
  华北地区:7所 
  北京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天津市: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东北地区:1所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东地区:5所 
  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南地区:2所 
  湖北省:华中科技大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 
  西北地区:1所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 
  小资料,何为研究型大学?何为研究1型大学? 
  根据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11期上的《再探大学分类》的学术论文,对研究型大学的定义是:“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对研究1型大学的定义起初是:“科研得分列全国大学前10名;或者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后来修改为“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 
  何为研究生创新环境? 
  根据武书连发表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杂志上的《2001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和《2002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研究生创新环境的计算公式为: 
  “研究生创新环境=(被评价大学所有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科研得分/被评价的所有大学博士点和硕士点的科研得分)/(被评价大学按毕业人数计算的研究生得分/被评价的所有大学按毕业人数计算的研究生得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