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化学课程考研大纲
--------------------------------------------------------------------------------
一、绪论
环境化学的地位和作用,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效应,污染物迁移及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
二、大气环境化学
大气温度层结,逆温现象,大气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判断大气稳定度的依据,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主要因素,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及其光离解,大气中的重要自由基及其来源,大气中含氮化合物的天然及人工来源及其环境影响,氮氧化物的气相及液相转化,大气中重要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重要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的日变化曲线及烟雾箱模拟曲线,光化学烟雾产物的性质和特征,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二氧化硫的气相及液相氧化,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酸雨形成的原因及确定酸雨pH界限的依据,酸雨的化学组成,酸雨形成的因素,大气颗粒物的分类,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及其判定依据,大气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大气颗粒物的去除过程,温室效应和温室气体,臭氧层破坏的原因和机理。
三、水环境化学
天然水的组成,封闭和开放体系的碳酸平衡,天然水总碱度、酚酞碱度、苛性碱度、总酸度、CO2酸度、无机酸度的定义及计算,水中污染物的划分,水中有机污染物、金属污染物的分布和存在形式,优先污染物,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水中颗粒物的类别,吸附及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专属吸附,H型、F型、L型吸附等温线,氧化物表面吸附的配合模式,沉积物中重金属的释放,胶体的凝聚和絮凝,水环境中颗粒物的聚集方式,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溶解-沉淀,硫化物的溶解-沉淀,碳酸盐的溶解-沉淀,电子活度(pE),pE-pH图及绘制,pE与决定电位,无机氮化物的氧化还原转化,无机铁的氧化还原转化,天然水体有机物的氧化,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水中羟基对重金属、氯离子对重金属、腐殖质的配合作用,分配系数、标化分配系数和辛醇-水分配系数,亨利定律,水解速率,光解过程的分类,光量子产率,生长代谢和共代谢,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氧平衡模型,湖泊富营养化预测模型,有毒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型。
四、土壤环境化学
土壤的组成,土壤矿物质的粒级划分及各粒级的矿物成分和理化特性,土壤质地分类及其特性,土壤胶体的性质,土壤盐基饱和度,土壤胶体的阳离子及阴离子交换吸附,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的氧化还原性,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转移的因素,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受机制,影响农药在土壤中扩散质体流动的主要因素,DDT和林丹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有机磷农药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途径。
五、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
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污染物质在机体内的运转,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污染物质的转化类型,酶催化作用的特点,酶的分类,重要辅酶的功能,生物氧化中的氢传递过程,糖类、脂肪及蛋白质的微生物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在生物转化类型,烃类和农药的微生物降解,氮、硫的微生物转化,汞、砷、硒、铁的微生物转化,酶促反应速率及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微生物反应速率及影响微生物反应速率的因素,半数有效剂量(浓度),阈剂量(浓度)和最高准许剂量(浓度),毒物的联合作用,毒作用过程,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六、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汞的甲基化和脱甲基化,汞的生物效应,砷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砷的生物效应,多氯联苯的来源与分布,多氯联苯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多环芳烃的来源与分布,多环芳烃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表面活性剂的分类,表面活性剂的降解,表面活性剂对环境的污染与效应。
七、有害废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
有害废物的判定原则,有害废物的迁移途径及其危害,放射性衰变的类型,放射性半衰期及放射性活度,照射量与照射量率,吸收剂量与吸收剂量率,剂量当量与剂量当量率,环境放射性的来源,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分类,代表性核工业中放射性固体废物的主要类型及其所含的主要核素。
建议参考书:
[1]戴树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2]王晓蓉主编,环境化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