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信息及复习指导 新闻动态 | 报考指南 | 复试调剂 | 复习指导 | 院校导航 | 专业学位 | 经验心得 | 客服中心 | 投稿 | 合作 ·付款方式·联系方式·服务保障
考研专卖店 试卷笔记 | 公共课书籍 | 辅导班 | 专业教材 | 学习卡 | 下载免费资料 政治资料 | 英语资料 | 数学资料 | 专业课资料 | 其他资料 |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接收校外推
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硕士研究生
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接收推荐免
北京科技大学2007年招收优秀应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招生有关注
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生入学
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生入学
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
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
北京科技大学2006年博士研究生
Q
导航: 易考网 >> 院校导航 >> 北京高校 >> 北京科技大学 >> 文章正文
 >>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生老师简介:陈伟庆         
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博士生老师简介:陈伟庆
北京科技…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大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0     
[ 字体:缩小 正常 放大 | 双击自动滚屏 ]
请选择合适的字体颜色:

导师姓名 陈伟庆 性别 男 出生日期 1951年10月

技术职称 教授 行政职务
所在学院 冶金学院 招生专业 钢铁冶金

研究方向
1、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
2、高质量钢的品种和质量控制
3、炼钢和精炼工艺优化
4、炼钢辅助材料的研究与开发
1986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钢铁冶金专业获博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小传

一、简历
1976年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炼钢专业毕业,1977-1978年在河南济源中原特殊钢厂任技术员。1978-1985年在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并于1982年和1986年分别获得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和1998年分别到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和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做访问学者。1985年12月至今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学院(原北京钢铁学院冶金系)任讲师、副教授、教授。主要从事炼钢技术和冶金二次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二、教学工作
主讲本科生必修课《钢铁冶金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合讲硕士研究生选修课《冶金资源工程与环保》,合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必修课《现代冶金工程》讲座,曾讲授《普通钢铁冶金学》本科生课程。曾指导20多名本科生的毕业论文,曾指导或合作培养10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博士研究生。编写和合编教材?钢铁冶金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
三、科研工作
曾承担和完成北京科技大学与韩国浦项产业技术研究所的国际合作项目、国家技术发展或攻关项目、冶金部重点科研课题、钢铁厂合作科研课题共20多项,包括转炉溅渣护炉、超高功率大型电弧炉造渣护炉技术、高铁水热装比电炉冶炼工艺、利用神经网络预测转炉炼钢-连铸和LF-VD-CC过程钢液温度、钢中残余元素和保护渣性能对连铸园坯纵裂的影响、含锌粉尘处理和循环利用、高级硬线钢的冶炼和质量控制、提高转炉炉令和精炼炉炉衬寿命、铌钼钨镍氧化物直接合金化、直接还原铁的应用、氧化物直接合金化的渣-钢反应动力学和热力学研究等课题。
作为课题负责人之一完成的科研项目通过部省级科技成果鉴定6项,包括"首钢总公司转炉溅渣护炉的研究与应用"、"150吨超高功率电炉造渣护炉技术"、"宝钢转炉采用氧化钼直接合金化"、"喷吹铌精矿直接合金化"、"提高莱钢转炉炉令"、"用铌渣在电炉中冶炼含铌低合金钢"等。在其负责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作为获奖人之一,1992年获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钒钛铌等微合金元素在低合金钢中应用基础研究)、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首钢总公司转炉溅渣护炉的研究与应用),1990年获发明专利1项(铌渣合金化添加剂及其在炼钢中的应用)。
在国内外发表科技论文50余篇,其中6篇论文被SCI(科学索引)收录;10篇论文被EI(工程索引)收录;有20多篇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1998年作为副主编编辑出版"地球环境与钢铁工业国际会议论文集"1部。此外,还参与编写专著"转炉溅渣护炉技术"

文章录入:jijie0717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文章:

  • 下一条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易考网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易考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易考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文章来源:xxx(非本站)"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作品在本网发表之日起30日内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 关于我们 | 网站导航 | 招聘信息 | 广告业务 | 网站申明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